山西省孝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70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综合题(共4题)

1.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加入物质
瓶口处理
温度

50毫升灭菌的牛奶
不作处理
25℃

50毫升灭菌的牛奶
用消毒棉球塞住
5℃

50毫升灭菌的牛奶
用消毒棉球塞住
25℃
 
(1)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______组对照实验。
(2)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为探究食品腐败可能与瓶外细菌有关,可选择______形成对照实验。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______。
(5)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你能说出两种食品保存的方法或措施吗?______。
2.
下图为乐乐同学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流程图,请据图填空:

(1)乐乐先将酵母菌和糖面粉水混合做成面团,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来看,叫做_____。
(2)将生面团保持在30℃1小时后,乐乐看到它的体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乐乐从烤箱中拿出面包的一瞬间,闻到了有股酒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经过烘烤后,面团中的酵母菌是否还能生存?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乐乐找了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模式图做了比较,请你帮他分析后填空:

(5)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酵母菌在结构上与细菌相比不同的是酵母菌有1_____,细菌只有(_____)______。此外,酵母菌细胞内有明显的(______)______。
(6)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生活,因为其细胞结构内没有_______。
(7)乐乐就吃剩的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他发现面包表面有许多黑色斑点,他用放大镜观察到路图所示的菌类,据图分析他们所属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含有孢子的是图中的(______)结构;吸收面包中营养物质的是图中的(______)结构。
3.
材料一:我市胜渓湖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栽植各类乔灌80余种、35000株,草坪3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40亩。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搜集了两万多种种资资源。
(1)材料一体现了生物______的多样性。
(2)材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___。
(3)材料二中蚕娥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应属于____,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决定。
(4)材料三在保护生物_____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5)“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金山”。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_________。
4.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到的动植物图片,请据图填空。

(1)生物A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_____植物;生物F为蕨类植物,可通过产生_______繁殖后代。
(2)要区分C和F,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
(3)图一为某同学对图中动物的分类图解,请补全图中“   ”内容______;并写出2、4、6代表的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某同学还收集到了D和H与别的动物的分类图解如图二,据图分析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______;与D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与D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5.
下列不能体现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与动植物共生
D.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组织生产大量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6.
如图是真空保鲜盒,其保存食品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B.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C.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D.缺氧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7.
足球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下列有关某学生完成“踢”足球这一动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下肢骨骼肌参与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8.
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
A.海马和螳螂B.梅花鹿和鱿鱼C.企鹅D.麻雀和蚯蚓
9.
下列脊椎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征中,不属于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是(    )
A.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C.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D.用肺呼吸
10.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汶川大地震时遭到破坏,当时为了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移入其它大熊猫繁育基地
D.移入裸子植物园
11.
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可把生物划分为纲、目、科或属等不同的等级。根据狼、兔和人、的相似程度,可将三者都划分到
A.哺乳纲B.食肉目C.犬科D.犬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