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同学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若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左图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一定量的25%氢氧化钠溶液,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_____,作为对照。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____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小强同学想利用左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放置于______环境中。
(3)小红同学把左图装置中的A瓶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右图所示的曲线。则在一天中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小花同学把左图中的A撤去,准备完全相同的三个B瓶,各放一株长势基本相同的植物体,分别放在等距离的红、绿、蓝三种单色光下照射,测得植物体对光的吸收百分率如上表所示,则可推断: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若只用绿光照射植物体,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体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明同学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若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左图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一定量的25%氢氧化钠溶液,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_____,作为对照。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____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小强同学想利用左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放置于______环境中。
(3)小红同学把左图装置中的A瓶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右图所示的曲线。则在一天中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小花同学把左图中的A撤去,准备完全相同的三个B瓶,各放一株长势基本相同的植物体,分别放在等距离的红、绿、蓝三种单色光下照射,测得植物体对光的吸收百分率如上表所示,则可推断: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若只用绿光照射植物体,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体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用A、a表示)和红绿色盲(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Ⅱ-6 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其为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若Ⅱ-6号为杂合体,他和Ⅱ-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Ⅲ-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Ⅱ-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Ⅱ-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Ⅲ-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由图可知,Ⅱ-5与Ⅱ-4、Ⅱ-6是_______血亲关系。(填“直系”或“旁系”)
(4)由图可知,Ⅲ-8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母中的__________号个体。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Ⅱ-6 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其为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若Ⅱ-6号为杂合体,他和Ⅱ-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Ⅲ-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Ⅱ-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Ⅱ-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Ⅲ-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由图可知,Ⅱ-5与Ⅱ-4、Ⅱ-6是_______血亲关系。(填“直系”或“旁系”)
(4)由图可知,Ⅲ-8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母中的__________号个体。
2.单选题- (共6题)
3.
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图中B、E的关系为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
B.图中C表示的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C.此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 |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A这一级生物体内储存的最少 |
5.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 |
B.类群2可能是细菌,它有遗传物质DNA |
C.类群3比类群2生物高等,都是多细胞生物 |
D.类群1、2、3的共同点:都不能制造有机物 |
6.
克隆羊“多莉”、试管婴儿、转基因抗虫棉和太空南瓜都是当今生物界的“明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技术和试管婴儿技术都属于无性生殖 |
B.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
C.克隆羊“多莉”表现出的所有性状与供核母羊完全一样 |
D.太空南瓜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定向变异的结果 |
7.
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栖息其中,调查其数量所得的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黑色兔 |
B.深灰色兔一定是由浅灰色兔突变而来 |
C.白色是一种有利于生存的保护色 |
D.由甲到乙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8.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
B.计划免疫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天然防御屏障 |
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
D.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黏液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3.- (共1题)
9.
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总能让我们垂涎欲滴,请根据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理过程①②③,属于复杂反射的是___(填序号),这与_____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
(2)胃液中的胃酸具有杀菌作用,人体的消化液除胃液外,_______也具有杀菌作用,它们都属于_____免疫。
(3)图中A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
(4)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通过______(器官)
(5)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_______来运输。
Ⅱ.已知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吗?
作出假设: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4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1)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蝌蚪的发育方式是________发育。
(2)实验步骤:①取三只玻璃缸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且适量的池塘水。②将4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把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且_____的条件下培养。③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_______的饲料甲、乙、丙。④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并记录。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1)图中生理过程①②③,属于复杂反射的是___(填序号),这与_____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
(2)胃液中的胃酸具有杀菌作用,人体的消化液除胃液外,_______也具有杀菌作用,它们都属于_____免疫。
(3)图中A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
(4)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通过______(器官)
(5)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_______来运输。
Ⅱ.已知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吗?
作出假设: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4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1)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蝌蚪的发育方式是________发育。
(2)实验步骤:①取三只玻璃缸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且适量的池塘水。②将4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把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且_____的条件下培养。③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_______的饲料甲、乙、丙。④观察三只玻璃缸中蝌蚪的发育状况并记录。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高温能使甲状腺激素失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