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一个合理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写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 370 |
④ |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一个合理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写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态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嗅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致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变薄或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若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__;
(2)臭氧→氧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用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臭氧在通常状态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嗅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致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变薄或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若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__;
(2)臭氧→氧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用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1题)
8.
已知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每个![]() |
D.![]() |
11.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15.
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B. 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B. 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1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18.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
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
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
19.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9ml |
B.大于9ml |
C.小于9ml |
D.无法确定 |
20.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 D.注射器内有液体 |
23.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③ | B.①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4.选择题- (共4题)
24..观察下列各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
=x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到(x-1)(xn+xn-1+xn-2+…+x+1)=______.
=x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到(x-1)(xn+xn-1+xn-2+…+x+1)=______.
25..观察下列各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
=x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到(x-1)(xn+xn-1+xn-2+…+x+1)=______.
=x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到(x-1)(xn+xn-1+xn-2+…+x+1)=______.
5.填空题- (共2题)
28.
下列关于水的(化学式为
)的一些描述,仔细阅读并回答有关问题:①常温时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
下,水在0℃结冰;③在100℃时沸腾,4℃时水的密度为
;④水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⑤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把少量的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产生可以燃烧的气体(氢气、一氧化碳);⑧把水加热到1000℃以上,水同样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上述描述,用序号回答:
(1)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描述水的化学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描述水的物理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描述,用序号回答:
(1)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描述水的化学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描述水的物理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9.
如图表示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7”表示________及________;
(2)弧线表示___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
(4)5表示________。

(1)“+7”表示________及________;
(2)弧线表示___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
(4)5表示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30.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
31.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____装置。
(4)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如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____装置。
(4)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如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