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鸿志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233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4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校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OH-
CO32-
HCO3-
Ca2+
微溶
不溶
可溶
Mg2+
不溶
微溶
可溶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Math Processing Error]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有CaCO3和_____(填化学式),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1 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 Ca(OH)2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少量研体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___________
一定不含Ca(OH)2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2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201.25g(碱石灰主要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
(1)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A、B装置之间__________设置干燥装置。(填“要”或“不要”)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装置B盛放稀盐酸的仪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_________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不   B 一定   C 可能 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84):___________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有Mg(OH)2
(5)另取质量为1.25g水垢,加入3.65%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mg,结合上述实验,判断当m的值满足____________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写出计算过程。
2.
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 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
FexOy+yH2xFe+yH2O、Fe3C+2H23Fe+CH4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中加入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3CH4+4Fe2O33CO2+6H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 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
步骤②和③能否交换?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和⑥能否交换?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缺少装置F,则所测氧元素质量分数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碳元素质量分数将_________。
(6)粗还原铁粉样品质量为5.0g,装置B、E分别增重0.54g和0.44g,则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溶液各100ml,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
(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63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溶液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2)步中生成沉淀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1)(2)步实验操作判断原溶液中__________。(填“肯定有”、“肯定无”、“可能有”)
(3)原溶液中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共1题)

4.
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的流程如下:

(1)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欲达此目的,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任写一条)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反应①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反应③在常温下可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20℃)
34.2
11.1
37.2
75.4
 
(5)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 H2O B 饱和K2SO4溶液   C 二者均可
(6)检验K2SO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7题)

5.
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
A.Mg(OH)2B.Ca(OH)2C.CaCO3D.MgCO3
6.
在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推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Cl2+2=
7.
向一定质量含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 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C.C点时,溶液的pH>7(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8.
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将11gCO2与一定量的固体充分反应,气体变为5.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5.4g气体全部是O2
B.该反应后的固体为的混合物
C.将该5.4g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气体质量减少2.2g
D.生成质量10.6g
9.
某NaOH样品中含水5.6%,含Na2 CO3 1.58%,含NaOH 92.82%,将2g样品加入含HCl 3.65g的盐酸中,过量的盐酸用适量的NaOH中和,蒸发后可得到固体(   )
A.5.85gB.4.00gC.11.7gD.无法计算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里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适量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过量O2
点燃
C
稀盐酸(H2SO4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D
NaCl 溶液(BaCl2
适量Na2CO3溶液
过滤
 
A.AB.BC.CD.D
11.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家用保鲜袋B.不锈钢C.汽车轮胎D.尼龙布

5.多选题(共1题)

12.
下列关于乙醇(C2H5OH)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g
B.乙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组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等质量的乙醇和乙烯(C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7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