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69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7/30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光B.蜡烛燃烧C.玉石摔碎D.汽油挥发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B.医用酒精C.清新空气D.金刚石
3.
下列有关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成分金属的硬度
C.废旧电池中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常见碱
烧碱、熟石灰、纯碱
B
常见合金
生铁、不锈钢、青铜
C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脂肪
 
A.AB.BC.CD.D
5.
右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50gM放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2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N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6.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Cu+H2SO4==CuSO4+H2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Fe+3AgNO3==Fe(NO3)3+3Ag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点燃2CO2
7.
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也可组成纯净物
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B.向CaCl2溶液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C.将葡萄糖与碱性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出现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水力发电B. 电解水C. 化学电池D. 太阳能供热
10.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C.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
通过浓H2SO4,洗气
B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B.BC.CD.D

2.选择题(共15题)

12.P是直线2xy+10=0上的动点,直线PAPB分别与圆x2y2=4相切于AB两点,则四边形P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的最小值等于 (   )
13.已知圆C的方程是x2y2+4x-2y-4=0,则x2y2的最大值为 (   )
14.在圆上等可能的任取一点A,以OA(O为坐标原点)为终边的角为,则使的概率为(   )
15.某圆拱桥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圆拱的跨度AB是36 m,拱高OP是6 m,在建造时,每隔3 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A2P2的长.(精确到0.01 m)

16.如图,已知一艘海监船O上配有雷达,其监测范围是半径为25 km的圆形区域,一艘外籍轮船从位于海监船正东40 km的A处出发,径直驶向位于海监船正北30 km的B处岛屿,速度为28 km/h.

问:这艘外籍轮船能否被海监船监测到?若能,持续时间多长?(要求用坐标法)

17.如图,已知一艘海监船O上配有雷达,其监测范围是半径为25 km的圆形区域,一艘外籍轮船从位于海监船正东40 km的A处出发,径直驶向位于海监船正北30 km的B处岛屿,速度为28 km/h.

问:这艘外籍轮船能否被海监船监测到?若能,持续时间多长?(要求用坐标法)

18.如图,已知一艘海监船O上配有雷达,其监测范围是半径为25 km的圆形区域,一艘外籍轮船从位于海监船正东40 km的A处出发,径直驶向位于海监船正北30 km的B处岛屿,速度为28 km/h.

问:这艘外籍轮船能否被海监船监测到?若能,持续时间多长?(要求用坐标法)

19.设集合A={(xy)|(x-4)2y2=1},B={(xy)|(xt)2+(yat+2)2=1},若存在实数t,使得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0.设集合A={(xy)|(x-4)2y2=1},B={(xy)|(xt)2+(yat+2)2=1},若存在实数t,使得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1.设集合A={(xy)|(x-4)2y2=1},B={(xy)|(xt)2+(yat+2)2=1},若存在实数t,使得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2.对于两条平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定义如下:若两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圆相切,则称该位置关系为“平行相切”;若两直线都与圆相离,则称该位置关系为“平行相离”;否则称为“平行相交”.已知直线l1ax+3y+6=0,l2:2x+(a+1)y+6=0与圆Cx2y2+2xb2-1(b>0)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为 (   )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 分别是 x 轴和 y 轴上的动点,若以 AB 为直径的圆 C 与直线 l : 2x+y4=0 相切,则圆 C 面积的最小值为(   )
24.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0 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 m,高为3 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假设货车的最大宽度为a m,那么要正常驶入该隧道,货车的限高为多少?
25.如图,△ ABC ∽△ A1B1C1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blank#}1{#/blank#};

26.一元二次方程 x2+5x6=0 的两根和是{#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3题)

27.
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① 中反应: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② 中反应说明金属钛比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氩气起保护气的作用。
D.③中反应要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是7:1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由于Cu不活泼,因此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铜器不会被腐蚀
29.
下列四种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FeCl3NaOH KCl Ba(NO3)2B.NaCl Na2CO3 HNO3HCl
C.Na2SO4BaCl2K2CO3HClD.BaCl2CuSO4NaOH NaCl

4.填空题(共8题)

30.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

图1    图2
①图1是电解水微观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填字母序号)

② 图2描述了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符号为     
3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 ;(2)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3)3个氨分子 ;(4)人体缺少 元素,易患甲状腺疾病。
32.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___________。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    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3.
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甲烷、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
(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4.
(3分)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写出该电厂处理废气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5.
活性氧化锌(ZnO)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用粗ZnO制备活性ZnO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如下图所示。
I制备活性氧化锌
一种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1、粗ZnO中常含杂质FeO、CuO
2、反应3是为了制得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可制得活性ZnO
3、已知:几种物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开始沉淀时pH
6.34
1.48
6.2
5.2
完全沉淀时pH
9.7
3.2
8.0
6.4
Fe(OH)2是一种絮状沉淀,不易除去,处理时常将其转化为Fe(OH)3而除去。
 
(问题讨论)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
(2)写出ZnO与加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1的目的将Fe2+氧化为Fe3+,并完全沉淀Fe(OH)3 ,为了暂不形成Cu(OH)2、Zn(OH)2 ,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 ,操作A的名称是   
(4)反应2中加入锌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Ⅱ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
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是xZnCO3•yZn(OH)2•zH2O,用下列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组成。(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提示:碱式碳酸锌xZnCO3•yZn(OH)2•zH2O受热分解为ZnO、H2O、CO2三种产物,其中
ZnCO3ZnO+CO2↑ Zn(OH)2ZnO+H2O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②在热分解装置中装入68.2g样品,打开活塞 ,关闭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③称量装置C、D的质量;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启动热分解装置,使样品充分热解;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空气至装置冷却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记录数据)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装置C的质量(/g)
装置D的质量(/g)
实验前
198.4
235.7
实验后
209.2
244.5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A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其作用是   
(2)第⑤步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
(3)E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没有此装置,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根据上述数据,计算xZnCO3•yZn(OH)2•zH2O中x:y:z的最简比=
该碱式碳酸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6.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_____;④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
37.
下图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与F能反应放热,F也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