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97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26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是酸,E、F是碱,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①A+B→C+D ②E+B→C+D ③C+F→E↓(红褐色)+NaCl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2.流程题(共1题)

2.
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中,加入NaOH溶液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2中,不能用硝酸钡溶液代替BaCl2溶液,原因是   
(3)加入Na2CO3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4)进行操作3后,判断Na2CO3过量的方法是    
(5)滤液中,需加入适量的试剂,这种试剂的名称是
(6)在操作4中,需要进行蒸发,蒸发时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
(7)若精盐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3.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醇燃烧
B.用熟石灰来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
C.干冰升华
D.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4.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HCO3固体与稀HCl
B.SO3与KOH溶液
C.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
D.Al(OH)3固体与稀HNO3
5.
下列物质与稀H2SO4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OH)2B.MgOC.AlD.K2CO3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MgOB.Al(OH)3C.H2CO3D.KNO3
7.
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②属金属元素
C.①、②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①是阴离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将CO、CO2分别通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均变红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CO2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D.木炭与Cu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事实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0.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剧烈燃烧
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即可产生大量氧气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铝放置在空气中不与氧气反应
11.
现有 X、Y、Z 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 无反应;如果把 X、Z 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X 的表面有锌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Y>X>ZB.Z>X>YC.X>Y>ZD.X>Z>Y
12.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B.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13.
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为证明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已变质,可加入 BaCl2
C.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D.用盐酸即可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1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不同
B.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D.将氯化钠、蔗糖分别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15.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1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氧化钙;用途:干燥剂;性质:能与水反应
B.物质:稀硫酸;用途:除铁锈;性质:不易挥发
C.物质:氩气;用途:保护气;性质: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
D.物质:金刚石;用途:切割玻璃;性质:稳定性
17.
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B.H2OC.NaOHD.CaCO3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份早餐的搭配是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缺失的营养素是糖类
B.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尽可能多地服用含锌的营养补剂
C.橡胶、手机塑料外壳、真丝围巾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可使标本长期保存

4.选择题(共16题)

19.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遇.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0.天目湖砂锅鱼头是溧阳的一张靓丽名片,它汤鲜汁浓,尝过者无不赞叹其美不可言.其烹饪方法为:将天目湖鱼头下锅煎黄后捞出,放入砂锅,注入天目湖水,加适量食盐,辅以葱结、生姜、酒、香菜、胡椒等,撇除浮油,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
21.

A、B两城间的路程是152千米,甲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从B城开往A城,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上午8时同时出发,至少经过{#blank#}1{#/blank#}小时相遇?

22.

把要补充的条件和解决问题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食堂买来240千克面粉,计划用8天,{#blank#}1{#/blank#},实际用了多少天?

①实际每天用40千克

A.240÷(240÷8×2)

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用6千克

B.240÷40

③实际每天用的是原计划的2倍

C.240÷(240÷8-6)

23.

工程队要修一条8.1千米的公路,开始4天平均每天修0.65千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24.

工程队要修一条8.1千米的公路,开始4天平均每天修0.65千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25.

56+37﹣80+16=

31.5+5=

12﹣1.1=

1.2×0.2=

2.87÷0.7=

1÷ {#mathml#}45{#/mathml#} =

{#mathml#}16{#/mathml#} {#mathml#}+56{#/mathml#} =

{#mathml#}715115{#/mathml#} =

{#mathml#}415÷25{#/mathml#} =

{#mathml#}38×45{#/mathml#} =

30÷50=

0× {#mathml#}78{#/mathml#} =

25×8=

{#mathml#}14+15{#/mathml#} =

{#mathml#}12×23{#/mathml#} =

26.

56+37﹣80+16=

31.5+5=

12﹣1.1=

1.2×0.2=

2.87÷0.7=

1÷ {#mathml#}45{#/mathml#} =

{#mathml#}16{#/mathml#} {#mathml#}+56{#/mathml#} =

{#mathml#}715115{#/mathml#} =

{#mathml#}415÷25{#/mathml#} =

{#mathml#}38×45{#/mathml#} =

30÷50=

0× {#mathml#}78{#/mathml#} =

25×8=

{#mathml#}14+15{#/mathml#} =

{#mathml#}12×23{#/mathml#} =

27.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从①硝酸铵;②聚氯乙烯;③甲烷;④石灰石; ⑤磷酸二氢铵;⑥聚乙烯;⑦硫酸铜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28.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从①硝酸铵;②聚氯乙烯;③甲烷;④石灰石; ⑤磷酸二氢铵;⑥聚乙烯;⑦硫酸铜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29.

粮店运来16袋大米,每袋30千克,运来大米的重量比运来面粉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面粉?

30.

粮店运来16袋大米,每袋30千克,运来大米的重量比运来面粉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面粉?

31.

粮店运来16袋大米,每袋30千克,运来大米的重量比运来面粉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面粉?

32.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50千米的路,甲队每天修4.5千米,乙队每天修5.5千米,先合修3天.

_

4.5+5.5

_

4.5×3+5.5×3

_

50-(4.5+5.5)×3

_

[50-(4.5+5.5)×3]÷4.5

_

[50-(4.5+5.5)×3]÷5.5+3

33.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50千米的路,甲队每天修4.5千米,乙队每天修5.5千米,先合修3天.

_

4.5+5.5

_

4.5×3+5.5×3

_

50-(4.5+5.5)×3

_

[50-(4.5+5.5)×3]÷4.5

_

[50-(4.5+5.5)×3]÷5.5+3

34.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50千米的路,甲队每天修4.5千米,乙队每天修5.5千米,先合修3天.

_

4.5+5.5

_

4.5×3+5.5×3

_

50-(4.5+5.5)×3

_

[50-(4.5+5.5)×3]÷4.5

_

[50-(4.5+5.5)×3]÷5.5+3

5.填空题(共7题)

35.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丁物质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复分解反应
B.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4)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36.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 个氯原子   ;3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高锰酸钾 ;硫酸钙    
37.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烧瓶号
时间/h
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cm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
盛干燥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
盛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
盛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
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请回答:
(1)以上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最大的是 (填烧瓶号)。
(2)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    
3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②碳酸氢钠;③二氧化碳;④木炭;⑤氯化钠。
(1)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2)放入冰箱中,可消除异味的是    
(3)可用来制造硝酸的是     
39.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黄铜是铜、锌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黄铜属于纯净物
B.黄铜属于金属材料
C.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D.黄铜的抗腐蚀性能更好
 
(2)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 CuCl2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4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要将乙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3)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4)将 140g 甲的饱和溶液从 35℃降温到 25℃,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g。
41.
请你参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计算。
(1)小红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请回答:
①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143g,需要4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43g/cm3 mL,加水 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实验中,必需用到的仪器有   

(2)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通入 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是 g。

6.实验题(共2题)

42.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当用装置D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当把针筒内推时,若看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43.
(5分)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硫酸钾中的一种。请你设计实验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