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
硝土和草木灰(加水、搅拌、过滤)①生成滤液和滤渣,滤液(加热蒸发、过滤)②生成热滤液和NaCI晶体,热滤液(冷却至室温、过滤)③生成KNO3晶体和滤液.如此重复使用④

(1)写出步骤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2)步骤④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_____.
(3)参考图2,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_____
(4)不同植物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不同.为测定玉米杆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了100g该草木灰,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6.6gCO2气体(假设草木灰中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
求:①100g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_____.
②该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硝土和草木灰(加水、搅拌、过滤)①生成滤液和滤渣,滤液(加热蒸发、过滤)②生成热滤液和NaCI晶体,热滤液(冷却至室温、过滤)③生成KNO3晶体和滤液.如此重复使用④

(1)写出步骤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_____.
(2)步骤④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_____.
(3)参考图2,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_____
(4)不同植物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不同.为测定玉米杆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了100g该草木灰,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6.6gCO2气体(假设草木灰中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
求:①100g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_____.
②该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 FeCl3溶液 | FeSO4溶液 |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 生成红褐色沉淀 |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
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 | FeSO4+2NaOH=Fe(OH)2↓+Na2SO4 Fe(OH)2+_____+_____H2O=_____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
[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_____。
3.
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查阅资料)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
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查阅资料)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
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烟囱的气体为混合物 |
B.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
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金刚石、生石灰、硫酸、烧碱、胆矾 |
B.氮气、熟石灰、硫酸、苛性钠、硫酸亚铁 |
C.不锈钢、干冰、硝酸、纯碱、硫酸锌 |
D.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醋酸、氢氧化钙、石灰石 |
7.
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
B.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
D.硫是非金属元素 |
10.
已知: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①步骤Ⅰ、Ⅱ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Ⅲ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②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③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④步骤Ⅲ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1个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Ⅰ | 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 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 | 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 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 |
Ⅱ | 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 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 | C中溶液仍呈红色 |
Ⅲ | 打开止水夹c |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①步骤Ⅰ、Ⅱ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Ⅲ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②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③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④步骤Ⅲ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1个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②④⑤ |
11.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
4.选择题- (共1题)
12.
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下淀粉酶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试剂 | 实验 现象 | |
1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清水2mL | 37℃左右 | 碘液 | 变蓝 |
2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0℃ | 变蓝 | |
3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37℃左右 | 不变蓝 | |
4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100℃ | 变蓝 | |
5 |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加2﹣3滴2%盐酸 的稀释唾液2mL | 37℃左右 | 变蓝 | |
6 | 蛋白质溶液2mL | 稀释的唾液2mL | 37℃左右 | 无变化 |
(1)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1{#/blank#}
(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2{#/blank#}
(3)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blank#}3{#/blank#}
(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blank#}4{#/blank#} 试管.
5.填空题- (共4题)
13.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⑴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属于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⑵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⑶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⑴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属于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⑵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⑶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A.H2 | B.C2H2 | C.C2H4 | D.CO |
14.
汽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1)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乙醇燃烧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
(1)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乙醇燃烧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