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 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全世界生产的镁60%来 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1)海水属于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
若要制得24 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____kg。
(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其水溶液为盐酸。推测另一种反应物为____。

(1)海水属于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

若要制得24 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____kg。
(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其水溶液为盐酸。推测另一种反应物为____。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 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10(P04)6(OH)2,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 p*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 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 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下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下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灰石中至少含有 ___种元素。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写出一个即可)。
(3)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 g·g一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___(填字母序号)。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 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10(P04)6(OH)2,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 p*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 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 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下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下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灰石中至少含有 ___种元素。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写出一个即可)。
(3)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 g·g一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___(填字母序号)。
A.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 |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 |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同学们尝试获取含有色素的“紫甘蓝提取液”,并探究该提取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
将撕碎的紫甘蓝叶片用纯净水浸泡,过滤后即可得到蓝色的提取液。
实验1-探究紫甘蓝提取液颜色随溶液pH的变化。
用盐酸、NaOH、水配制一定pH的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10滴紫甘蓝提取液,溶液的颜色如下。
实验2-用紫甘蓝提取液检测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解释与结论)
(1)紫甘蓝中的色素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依据实验现象判断,Na2CO3溶液呈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若白醋的pH为3,则白醋中滴加紫甘蓝提取液后,混合溶液的颜色为___。
(4)根据目前的实验现象,不能断定NaHCO3溶液呈中性,理由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查阅资料知AlCl3溶液的pH通常在3—4之间,由此判断实验2中,溶液④呈蓝色不是溶液酸碱性导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认为紫甘蓝提取液不是良好的酸碱指示剂,原因是____。
将撕碎的紫甘蓝叶片用纯净水浸泡,过滤后即可得到蓝色的提取液。
实验1-探究紫甘蓝提取液颜色随溶液pH的变化。
用盐酸、NaOH、水配制一定pH的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10滴紫甘蓝提取液,溶液的颜色如下。
溶液pH | 2 | 4 | 7 | 10 | 12 |
溶液颜色 | 红 | 红 | 蓝 | 绿 | 绿 |
实验2-用紫甘蓝提取液检测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解释与结论)
(1)紫甘蓝中的色素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依据实验现象判断,Na2CO3溶液呈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若白醋的pH为3,则白醋中滴加紫甘蓝提取液后,混合溶液的颜色为___。
(4)根据目前的实验现象,不能断定NaHCO3溶液呈中性,理由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查阅资料知AlCl3溶液的pH通常在3—4之间,由此判断实验2中,溶液④呈蓝色不是溶液酸碱性导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认为紫甘蓝提取液不是良好的酸碱指示剂,原因是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6.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 B.Mg+H2SO4=MgSO4+H2↑ |
C.H2CO3=H2O+CO2 | D.CuSO4+2NaOH=Cu(OH)2↓+Na2SO4 |
12.
结合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 |
B.23℃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
C.在坐标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KNO3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
D.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NaCl,得到140gNaCl溶液 |
5.填空题- (共7题)
17.
下表列出了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及其主要成份。
(1)用双氧水给伤口消毒时,伤口上会产生气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使用强力去油剂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易潮解 B.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生活用品 | 医用双氨水 | 强力去油剂 |
主要成份 | 过氧化氢 | 氢氧化钠 |
(1)用双氧水给伤口消毒时,伤口上会产生气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使用强力去油剂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易潮解 B.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18.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湿后晾干的紫色棉球。

(1)通入CO2后棉球③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1)通入CO2后棉球③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19.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1)若向点滴板孔穴1、2中分别加入碳酸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应进行的操作的___________。
(3)若向孔穴2中加石蕊试剂和Zn粒,观察到产生气体,溶液由红变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

(1)若向点滴板孔穴1、2中分别加入碳酸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应进行的操作的___________。
(3)若向孔穴2中加石蕊试剂和Zn粒,观察到产生气体,溶液由红变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
20.
北京忙年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1)其中提到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发面、蒸馒头可以使用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分离原理与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1)其中提到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发面、蒸馒头可以使用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分离原理与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22.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接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1)不直接加热却能点燃白磷,利用的是铜的____性。
(2)说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底的水量不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原因是____。

(1)不直接加热却能点燃白磷,利用的是铜的____性。
(2)说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底的水量不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原因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