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金属铝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氧化铝、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下:

已知:①2NaOH+Al2O3=2NaAlO2+H2O,NaAlO2可溶于水;
②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电解氧化铝可以得到铝和氧气。若完全电解 102t 氧化铝,可得到铝的质量为_____;
(2)操作 II 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该流程中除水外,其他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有_____
A 氢氧化钠B 氧化钙C 二氧化碳D 碳酸钠
(4)沉淀C可以用稀硫酸溶解后用于其他工业流程。若需要2t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进行溶解,可用_____t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进行稀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①2NaOH+Al2O3=2NaAlO2+H2O,NaAlO2可溶于水;
②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电解氧化铝可以得到铝和氧气。若完全电解 102t 氧化铝,可得到铝的质量为_____;
(2)操作 II 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该流程中除水外,其他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有_____
A 氢氧化钠B 氧化钙C 二氧化碳D 碳酸钠
(4)沉淀C可以用稀硫酸溶解后用于其他工业流程。若需要2t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进行溶解,可用_____t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进行稀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题- (共1题)
2.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 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小苏打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 NaHCO3+HCl=NaCl+H2O+CO2↑,试计算:
(1)样品中的 NaHCO3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到 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到 0.1%)。
物质 | 样品 | 消耗稀盐酸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质量(g) | 18 | 150.8 | 160 |
已知 NaHCO3+HCl=NaCl+H2O+CO2↑,试计算:
(1)样品中的 NaHCO3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到 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到 0.1%)。
3.单选题- (共14题)
5.
糖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其代谢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C6H12O6+6O2=6H2O+6CO2.下列有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每 180g 葡萄糖最多能消耗 192g 氧气 |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
D.氧气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
6.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3,则甲、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 |
B.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C.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催化剂 |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8.
亚硝酸钠(NaNO2)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但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 B.+1 | C.+3 | D.+5 |
10.
通过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开始对于自身的生命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人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碳基生物,所有的生命本质都是由碳元素所组成。下列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碳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
B.冬季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盆水可以有效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
C.工业上常利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
12.
为了比较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将相同形状的镁、铁、铜分别放于空气中加热,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
B.将相同形状的镁、铁、铜分别放于质量、浓度均相等的稀硫酸中,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
C.将铁丝分别放于质量、浓度均相等的硫酸镁和硫酸铜溶液中 |
D.将镁条和铜片分别放于质量、浓度均相等的硫酸亚铁溶液中 |
13.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左端产生的氢气比右端的少 |
B.反应结束后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C.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
15.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 |
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
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
16.
以下灭火方法中主要利用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
A.森林大火时,砍伐火势发展方向的树木 |
B.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房间内火灾 |
C.油锅失火时用锅盖盖灭火焰 |
D.用扇子扇灭燃烧中的火柴 |
4.多选题- (共2题)
17.
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T1℃时,等质量的B、C 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
B.T2℃时,等质量的 A、C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C.将 T3℃等质量的 A、B 溶液分别降温至 T1℃,A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更大 |
D.将 T2℃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后,A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
18.
古语云: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下列有关于物质功过评价错误的是( )
A.四乙基铅是一种高效的汽油抗爆添加剂,含铅汽油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 |
B.氟利昂是一种常用制冷剂,但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
C.适当摄入氟元素可以防止龋齿,但过量摄入会引起氟斑牙 |
D.塑料制品的研发拓宽了人类材料使用的范围,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5.填空题- (共4题)
20.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随着《流浪地球》的风靡,安全问题再次强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数据显示,大约 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酒精是一种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
(2)砒霜,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砷。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 x=_____,前18号元素中,化学性质与砷元素类似的有_____(填元素符号)。

(1)根据数据显示,大约 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酒精是一种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
(2)砒霜,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砷。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 x=_____,前18号元素中,化学性质与砷元素类似的有_____(填元素符号)。
21.
硫酸铵与重铬酸铵是常见的两种铵盐。下表为这两种盐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温度 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20℃时,若要将硫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是_____;
(3)将 80℃时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30℃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是_____(填“硫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
(4)若要除去混在重铬酸铵中的少量硫酸铵,可采用_____的方法(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 |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S(硫酸铵)/g | 70.6 | 73 | 75.4 | 78 | 81 | 88 | 95 |
S(重铬酸铵)/g | 18.2 | 25.5 | 35.6 | 46.5 | 58.5 | 86 | 115 |
(1)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温度 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20℃时,若要将硫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是_____;
(3)将 80℃时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30℃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是_____(填“硫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
(4)若要除去混在重铬酸铵中的少量硫酸铵,可采用_____的方法(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2.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过去5年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到 89.6%,其中,重庆市的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92.7%,排名全国第七位,西部第一位。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属于人体常量元素的有_____(填序号);
①碳②氧③氮④碘⑤铜⑥汞
(2)某同学某日午餐食谱包括了米饭、炝炒油麦菜、炸土豆、娃娃菜汤,从人体所需营养素角度考虑,该同学最应该添加_____(填序号):
①烤红薯②小炒黄牛肉③杂粮煎饼④清炒豆芽
(3)维生素 C 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形成等作用,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其分子式为 C6H8O6.维生素 C 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人体若缺乏维生素 C,可能会导致_____(填序号)。
①佝偻病②骨质疏松③坏血病④甲状腺肿大
(1)以下属于人体常量元素的有_____(填序号);
①碳②氧③氮④碘⑤铜⑥汞
(2)某同学某日午餐食谱包括了米饭、炝炒油麦菜、炸土豆、娃娃菜汤,从人体所需营养素角度考虑,该同学最应该添加_____(填序号):
①烤红薯②小炒黄牛肉③杂粮煎饼④清炒豆芽
(3)维生素 C 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形成等作用,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其分子式为 C6H8O6.维生素 C 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人体若缺乏维生素 C,可能会导致_____(填序号)。
①佝偻病②骨质疏松③坏血病④甲状腺肿大
6.实验题- (共2题)
23.
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当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若选用 A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先添加的药品名称为_____,若选用图2中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端通入(填序号)。

(1)填写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当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若选用 A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先添加的药品名称为_____,若选用图2中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端通入(填序号)。
24.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由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造成。
(提出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I.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II.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
(1)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根据上述资料,北关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
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
(2)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D 装置内盛放的是_____(填试剂名称);
(4)E 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则 E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5)在实验中若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应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6)为了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减少碳排放,可在装置末端再加一瓶_____(填化学式)溶液。
(提出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I.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II.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
(1)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根据上述资料,北关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
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
(2)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D 装置内盛放的是_____(填试剂名称);
(4)E 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则 E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5)在实验中若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应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6)为了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减少碳排放,可在装置末端再加一瓶_____(填化学式)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