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7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简答题(共1题)

1.
盐城起亚汽车制造需要铝等金属。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
(2)在2A1+2X+2H2O=2NaA1O2+3H2↑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生成物NaA1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利用下列各组试剂,不能判断出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
A A1、Cu、FeSO4溶液
B Fe、AlC13溶液、CuCl2溶液
C A1、Fe、Cu、HCl溶液
D Cu、A1(NO3 3溶液、Fe(NO3 3溶液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气体?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只生成CO2:猜想②:_____;猜想③:既生成CO又生成CO2
(查阅资料)
①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微量CO也会立即变蓝;
②氮的氧化物有毒。
(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对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1)实验开始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
(2)对A装置的玻璃管集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B瓶中试纸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实验结束后,同学发现玻璃管内壁附着的铜用水不易清洗干净,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三种能清除铜的方案:
Ⅰ.加入浓硫酸并微热: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Ⅱ.加入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Ⅲ.加入氯化铁溶液:Cu+2FeCl3=2FeCl2+CuC12
(4)上述清除铜的最佳方案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
(拓展提升)有一袋已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固体样品,把该样品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通入二氧化碳,沉淀质量与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CO2+CaCO3+H2O=Ca(HCO32
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流程题(共1题)

3.
盐城濒临黄海,海水中含有NaCl、CaCl2
(1)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_____(填字母)。
A分解法  B吸附法  C蒸馏法
(2)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1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操作X;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步骤④操作X的名称是_____。
(3)海水提镁流程:

写出b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提取氯化镁历经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_____。经过a步骤生成的氢氧化镁需要洗涤,检验氢氧化镁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和_____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4)如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
30
50
70
100
溶解度/g
36.3
37.0
37.8
39.8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5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g(结果精确到1g)。
(5)CaCl2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CaCl2的流程如图:

①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和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2中加入Ca(OH)2可以除去HCl、MgCl2和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共15题)

4.
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B.苹果腐烂变质
C.矿石研磨成粉D.酸雨腐蚀建筑
5.
下列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氧气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
向某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一定为氢气
 
A.AB.BC.CD.D
6.
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4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能会(  )
A.25.8gB.26.8gC.27.8gD.28.8g
7.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①液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②人体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④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乳化作用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7.8g铁粉
②用50m L量筒量取47.25mL水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 A    B. B    C. C    D. D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9.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类别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A
乙醇汽油
金刚石
CuO
小苏打
B

红磷
干冰
H3PO4
C
硬水

Fe2O3
NH4HCO3
D
尿素
He
CH4O
胆矾
 
A.AB.BC.CD.D
10.
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11.
下列有关山梨酸钾(C6H7K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梨酸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山梨酸钾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C.山梨酸钾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山梨酸钾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1:2
12.
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B.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蒸发食盐水
C.稀释浓硫酸D.二氧化碳验满
15.
如图中的图象与对应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16.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18.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5.填空题(共1题)

1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A氩气 B硝酸钾  C氧化钙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②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____;
③农业上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
(2)生活中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
(3)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试管 b 酒精灯 c 铁架台  d 木块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