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工业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该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现取26.5g该工业纯碱样品.加入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7.7g不饱和溶液,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_____
(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4.5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保留到0.1%)
(1)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_____
(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4.5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保留到0.1%)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含有钠元素,A含有两种元素,C、D分别含有三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转化关系,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B分别与A、C、D反应,C与D可以反应.
(1)A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填物质类别).此题中没有涉及B与_____类物质的反应.
(2)反应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D溶液与足量的B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C与D反应的现象是_____.
(1)A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填物质类别).此题中没有涉及B与_____类物质的反应.
(2)反应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D溶液与足量的B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C与D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_____;猜想三:Na2SO4和NaOH.猜想四:Na2SO4、NaOH和H2SO4。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水和氢气。
(交流反思)①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②丙同学对甲同学实验的准确性提出了疑义,其理由是_____。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可以将药品换为_____或_____(填两类不同物质名称),若通过观察没有气泡产生,则可以证明猜想二_____。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成立,则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_____发生的反应。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_____;猜想三:Na2SO4和NaOH.猜想四:Na2SO4、NaOH和H2SO4。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水和氢气。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 | 猜想二成立 |
乙同学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项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_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交流反思)①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②丙同学对甲同学实验的准确性提出了疑义,其理由是_____。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可以将药品换为_____或_____(填两类不同物质名称),若通过观察没有气泡产生,则可以证明猜想二_____。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成立,则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_____发生的反应。
4.
我市莱州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_____;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1)甲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
(2)乙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_____;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1)甲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
(2)乙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4.流程题- (共2题)
5.
我市莱州湾盐场盛产食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时,停止加热。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2。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_____的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操作Ⅳ加入一定量盐酸的作用是除去_____(写离子符号)。
③假设除杂过程中氯化钠没有损失,则理论上除杂后获得食盐的质量_____除杂前食盐的质量(填“>““<“或“=”),其理由是_____。
(3)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在生活中可以做_____(写一点即可)。
(1)如图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时,停止加热。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2。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_____的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操作Ⅳ加入一定量盐酸的作用是除去_____(写离子符号)。
③假设除杂过程中氯化钠没有损失,则理论上除杂后获得食盐的质量_____除杂前食盐的质量(填“>““<“或“=”),其理由是_____。
(3)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在生活中可以做_____(写一点即可)。
6.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
(1)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会导致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减小,同时软体生物贝壳也在逐渐软化、变薄缩小。(图1)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_____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③软化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_____。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如图2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步骤Ⅲ、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
②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步骤Ⅲ、Ⅳ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③上述过程中,你认为其优点是_____。
(1)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会导致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减小,同时软体生物贝壳也在逐渐软化、变薄缩小。(图1)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_____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③软化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_____。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如图2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步骤Ⅲ、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
②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步骤Ⅲ、Ⅳ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③上述过程中,你认为其优点是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9.
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三者一致的是( )
A.苛性钠 Na2CO3 盐 | B.干冰 CO2 氧化物 |
C.生石灰 Ca(OH)2 碱 | D.食盐 NaCl 碱 |
10.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D.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稀每一滴水 |
11.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
12.
下列有关溶液和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
B.溶解度是来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
C.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
13.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14.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 |
B.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澄清石灰水 |
C.氧化钙(碳酸钙)﹣盐酸 |
D.氯化钾溶液(碳酸钾)﹣稀硫酸 |
15.
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玉米粥 |
pH | 3.5﹣4.5 | 2.9﹣3.3 | 6.3﹣6.6 | 6.8﹣8.0 |
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
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
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 |
D.胃酸过多的人宜常喝葡萄汁 |
16.
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都变蓝色 |
6.多选题- (共2题)
1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 |
B.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
20.
将50g 10% 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5g NaCl固体 |
B.倒掉25g 溶液 |
C.蒸发掉25g水 |
D.加入50g 30%的NaCl溶液 |
7.填空题- (共2题)
21.
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 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有利于节约成本。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 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有利于节约成本。
2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来止痒.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5)醋酸,其化学式CH3COOH,在水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现有某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来止痒.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5)醋酸,其化学式CH3COOH,在水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现有某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3.
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步骤一:如图1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2)步骤二:如图2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3)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4)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
(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步骤一:如图1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2)步骤二:如图2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3)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4)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2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