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单质,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2.计算题- (共1题)
2.
在盛有11.9 g纯碱(Na2CO3)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烧杯中加入167.8 g水,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2)在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2)在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咸宁市某校2018年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________后再排放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 a中有气泡产生 | a中物质是稀盐酸 |
b中无明显现象 | b中物质是食盐水 | |
c中__________ |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 测定结果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 | pH<7(废液显酸性) |
(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________后再排放
4.
某品牌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图1所示)则:
(1)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2)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
(3)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判断沉淀A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____(填“有”或“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
(4)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2所示)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______,再接上装置C和D。
(2)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打开止水夹K,继续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装置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图1所示)则:
(1)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2)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
A.向溶液M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 |
B.向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 |
(4)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2所示)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______,再接上装置C和D。
(2)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打开止水夹K,继续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装置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8.
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 |
B.CO2可用作燃料 |
C.CO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 |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
10.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
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
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
13.
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
B.PF有沉淀生成 |
C.G点溶液的pH>7 |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混有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
B | CuO混有碳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5.选择题- (共2题)
17.
写出与下列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家庭电路中零线、火线相接触引起火灾:{#blank#}1{#/blank#} ;
(2)新交通法规定汽车司机驾车时要系好安全带:{#blank#}2{#/blank#} .
18.
写出与下列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家庭电路中零线、火线相接触引起火灾:{#blank#}1{#/blank#} ;
(2)新交通法规定汽车司机驾车时要系好安全带:{#blank#}2{#/blank#} .
6.填空题- (共7题)
19.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2)D中的 x=___________
(3)请写出表示图A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种粒子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5)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_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2)D中的 x=___________
(3)请写出表示图A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种粒子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5)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_倍。
20.
已知环己酮的化学式为CxH10O,相对分子质量为98.请计算:
(1)X=_______;
(2)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_______g的环己酮中含有32g氧元素。
(1)X=_______;
(2)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_______g的环己酮中含有32g氧元素。
21.
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 CH4 B 维生素A C 生石灰 D 活性炭 E葡萄糖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 (4)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A CH4 B 维生素A C 生石灰 D 活性炭 E葡萄糖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 (4)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2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4.
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5%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②操作中食盐与砝码放置颠倒 B ①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C ⑤操作中有水溅出;
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于视线过低; E装瓶存放操作中溶液洒落。
(5)该同学在称量氯化钠药品前天平的指针
偏左,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5%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②操作中食盐与砝码放置颠倒 B ①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C ⑤操作中有水溅出;
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于视线过低; E装瓶存放操作中溶液洒落。
(5)该同学在称量氯化钠药品前天平的指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