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请根据所学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填序号),
A 铁 B 青铜 C 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____________有关;
(2)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_______;
(3)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1)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填序号),
A 铁 B 青铜 C 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____________有关;
(2)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_______;
(3)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氧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能说明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若把四氧化三铁换成一定量的磁铁矿样品W克(该反应完全进行),并想测定该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1)写出CO还原氧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能说明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若把四氧化三铁换成一定量的磁铁矿样品W克(该反应完全进行),并想测定该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3.
根据图1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_____和_____构成;
(2)图2的试管B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3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分数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质量.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_____和_____构成;
(2)图2的试管B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3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分数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质量.
3.计算题- (共1题)
4.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石灰石样品12g,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1)X的值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X | 3.3 | 4.4 | 4.4 |
试求:(1)X的值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我市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 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_____(填字母序号)来代替酚酞试液。
A 铜粉 B 石蕊试液C 镁条D 氧化铜粉末 E 碳酸钠溶液

(查阅资料)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 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_____(填字母序号)来代替酚酞试液。
A 铜粉 B 石蕊试液C 镁条D 氧化铜粉末 E 碳酸钠溶液
5.单选题- (共15题)
6.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D.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
7.
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
B.H2SO4、HCl、AgNO3、Na2SO4 |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
D.K2SO4、NaCl、K2CO3、NaOH |
9.
液晶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化学式是C18H21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B.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C.一个液晶分子中一共有41个原子 | D.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7g |
10.
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
B.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 |
C.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g |
D.铅属于非金属元素 |
13.
现将粗盐(含不溶杂质)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50克质量分数8%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 8克,水42克 |
B.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时,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
C.配制好的溶液要放入广口瓶中 |
D.在把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洒出,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4.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
B.N点表示的溶液pH=7 |
C.P点和N点表示的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相同 |
D.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30g |
15.
微量元素是按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而质量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四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和正常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元素肯定不是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 )
A.I | B.Fe | C.Ca | D.Zn |
17.
临近中考,小明妈妈为了给小明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主食 | 馒头、米饭、小米粥 |
副食 | 红烧牛肉、红烧鲤鱼 |
饮料 | 酸牛奶、白开水 |
A.烤面包 | B.炒芹菜 |
C.炖豆腐 | D.水煮虾 |
18.
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所以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 ②随意丢弃塑料袋 ③植树种草搞绿化
④禁用含磷洗衣粉 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 ②随意丢弃塑料袋 ③植树种草搞绿化
④禁用含磷洗衣粉 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①⑤ | B.①②⑤ | C.①③ | D.③④ |
6.填空题- (共4题)
21.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亚铁离子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正4价_____;
(5)铯(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铯离子_____;
(1)2个亚铁离子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正4价_____;
(5)铯(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_____;
(2)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g;
(3)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
(5)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_____;
(2)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g;
(3)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
(5)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23.
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 .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4)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一条性质).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 .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焰心加热 | B.使用内焰加热 | C.使用外焰加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