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5题)
4.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
【小题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小题1】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
A.A是高压,B是低压 |
B.A是低压,B是高压 |
C.A、B都是高压 |
D.A、B都是低压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5.
世界某河流所在区域一年中有且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而且南岸堆积泥沙比北岸多(河流自东向西流),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
A.20°S | B.20°N |
C.23°26′S | D.23°26′N |
7.
2014年6月12日15∶15时世界杯在巴西圣保罗(西三区)举行,中国球迷应该在北京时间几点观看现场直播( )
A.6月12日2∶15 | B.6月13日2∶15 |
C.6月11日3∶00 | D.6月13日3∶00 |
15.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小题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

【小题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
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
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
20.
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
C.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
D.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
21.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
B.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C.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的季节变化 |
23.
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各有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 |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尤其东北地区 |
D.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
24.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甲为岩浆岩 | B.乙为沉积岩 |
C.丙为变质岩 | D.丁为岩浆 |
A.“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
B.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
C.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
D.“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
27.
读下图,完成下题。

亚洲东部自北向南由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形成一串岛弧链,其形成原因是( )

亚洲东部自北向南由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形成一串岛弧链,其形成原因是( )
A.位于太平洋板块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处 |
B.位于亚欧块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
C.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
D.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28.
一位游客秋冬季由广州出发向北去哈尔滨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小题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南向北变化,体现了( )
【小题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 )
【小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满目苍绿→香山红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
30.
工业生产布局受自然、人文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列工业布局与其所对应的主导因素不匹配的是( )
A.黑龙江木材加工业森林资源丰富 | B.内蒙古呼和浩特乳品业劳动力密集 |
C.浙江杭州丝绸业蚕丝产地,产业历史悠久 | D.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聚集 |
32.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是( )
【小题2】甲类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小题1】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是( )
A.原料运费 | B.产品运费 |
C.工资投入 | D.科技投入 |
A.制糖工业 | B.印刷工业 |
C.航天工业 | D.电子装配工业 |
33.
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D.消费水平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影响 |
34.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B.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
C.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D.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36.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小题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
【小题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
A.原材料指向型 | B.技术指向型 |
C.劳动力指向型 | D.市场指向型 |
40.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如果要在城市中建化工厂,选址和理由正确的是( )

【小题1】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宜兴建大型商业区 |
A.A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便于化工厂运输原料和产品。 |
B.B地交通便利,远离河流,位于最小风频处,对城市影响小 |
C.C地位于城市边缘,靠近河湖,化工厂用水充足 |
D.D地位于城市郊区,位于河流下游,适宜布局化工厂 |
41.
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场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分布在各大洲的温带平原地区
③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基本特点
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①农场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分布在各大洲的温带平原地区
③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基本特点
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43.
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 )
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 |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 |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 |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 |
2.多选题- (共9题)
5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有( )
【小题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是( )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有(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光照 |
A.稻田 | B.菜地花圃 |
C.市场 | D.技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5道)
多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