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位游客秋冬季由广州出发向北去哈尔滨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满目苍绿→香山红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小题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南向北变化,体现了(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 )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9 07:0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其中④为积雪冰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虚线表示积雪冰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C.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小题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且该山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同类题2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 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了图示中的甲、乙两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甲图A—F的地理要素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乙图①-⑥的地理要素变化主要体现的分异规律在全球分布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同类题3
纬度地带性分异是:
①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②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③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④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南迦巴瓦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南坡比北坡
A.降水量较大
B.雪线海拔高
C.自然带谱少
D.光照条件差
同类题5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因素
【小题3】下列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区
B.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
C.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字形弯曲
D.自然因素是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