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变质岩
D.丁为岩浆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C.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D.“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08 12:4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山地俯视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山地为 ( )。
A.褶皱山
B.断块山
C.火山
D.背斜山
【小题2】该山地一般分布在 ( )。
A.大陆边缘
B.地壳坚固地区
C.板块边缘
D.大洋内部
同类题2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试从地质、气候、生物等方面综合分析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同类题3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他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由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处 (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位于美洲板块
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小题2】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A.
B.
C.
D.
同类题4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小题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同类题5
左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下列小题。
【小题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左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右图中的序号为( )
A.冷却凝固 ①
B.冰川侵蚀 ③
C.外力作用 ②
D.变质作用 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