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20210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6

1.单选题(共9题)

1.
,则的大小关系为(  )
A.>B.<C.=D.无法确定
2.
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的值是(  )
A.–1B.1C.2D.3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B.
C.D.
4.
已知如图,,则的面积为(  )
A.1B.2C.4D.无法确定
5.
画△ABCAC边上的高,下列四个画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6.
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7×10﹣3B.7×10﹣3C.7×10﹣4D.7×10﹣5
7.
如果,那么等于(  )
A.B.C.D.
8.
计算的结果是(  )
A.B.C.D.
9.
如图,把一长方形纸片沿折盈后,点分别落在的位置,若,则等于(  )
A.65ºB.62ºC.56ºD.64º

2.选择题(共6题)

10.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8

1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1.

读一读,选出句子所描述的小动物,将编号写在题前括号内。

12.

读一读,选出句子所描述的小动物,将编号写在题前括号内。

13.已知函数f(x)=cos(2x+ {#mathml#}π3{#/mathml#} )+sin2x﹣ {#mathml#}12{#/mathml#} cos2x,x∈[0, {#mathml#}π3{#/mathml#} ].若m是使不等式f(x)≤a﹣ {#mathml#}2{#/mathml#} 恒成立的a的最小值,则cos {#mathml#}m26{#/mathml#} π=(   )
14.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5.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3.填空题(共8题)

16.
,则_______.
17.
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值恰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则的值为______.
18.
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化简______.
19.
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5°,则∠2的度数为
20.
如图,若的面积分别为,则______.
21.
如图,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的中点,也是的中点,若米,则的长为_______米.
22.
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
23.
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n=________.

4.解答题(共10题)

24.
计算:
(1).
(2).
25.
因式分解:
(1).
(2).
26.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27.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8.
某商场有A、B两种商品,每件的进价分别为15元、35元.商场销售5件A商品和2件B商品,可获得利润45元;销售8件A商品和4件B商品,可获得利润80元.
(1)求A、B两种商品的销售单价;
(2)如果该商场计划购进A、B两种商品共80件,用于进货资金最多投入2 000元,但又要确保获利至少590元,请问有那几种进货方案?
29.
如图,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Q到达C点时,点P同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注:正方形的四边长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CQ的长为______cm(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DQ并把DQ沿DC翻折,交BC延长线于点F,连接DP、DQ、PQ.
①若,求t的值.
②当时,求t的值,并判断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0.
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
31.
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
(1如图1,若,垂足为,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延长线上的一点,的平分线交于点,求 的度数.
32.
叙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将证明过程填写完整.

定理: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求证: .
证明:作边的延长线,过点作.
(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___________),
(平角定义),
(____________).
33.
如图,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8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