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选自《核舟记》)
【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
核侧出浮屠②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寐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③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选自宋起凤《核工记》)
【注释】①雉:城墙垛子。②屠:塔。③舣舟:拢船靠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____)
(2)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_)
(3)罔不因势象形(____________)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
(5)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
(6)全核向背皆山(____________)
(7)有客凭几假寐(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
【小题3】请结合【甲】文的内容,说说【乙】文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长五分许,横广四分”这一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