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中国古代化工发展的历史征程中,我国古代先民们在火药、制陶烧瓷、炼铜冶铁等化学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为促进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火药)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主要反应如下:

(制陶烧瓷)瓷器与陶器,都属于硅酸盐系列制品,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及多种金属(Ca、Mg、Fe、K、Na等)氧化物。但在化学成分含量、用途等方面却大有区别。
制品
化学成分
性能用途等
陶器
Al2O3 约15%~18%;
Fe2O3约5%~6%;
CaO、MgO等≥3%。
粗糙,不够坚硬,常用于取水、盛放食物等。
瓷器
Al2O3 约18%~28%;
Fe2O3约1%~2%;
CaO、MgO等≤1%。
高温烧结,坚硬致密,洁白,薄,
呈半透明,敲击时清脆悦耳,美观,用途广泛,观赏、收藏价值高等。
 
(金属冶炼)制陶发展起来的高温技术为金属的冶炼、熔铸创造了条件,我国由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进入了先是炼铜(称为“青铜器时代”)后是炼铁(称为“铁器时代”)的金属时代。
青铜冶炼
天然铜夹杂在铜矿石之中,人们在加热熔化天然铜的过程中,将绿色的孔雀石[Cu2(OH)2CO3]、棕或黑色的锡石(SnO2)、蓝色的方铅矿(PbS)放在一起烧,便产生了青铜。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熔成的合金。熔点比纯铜(1083℃)低100℃~300℃,更易加工和铸造,铸造性能也比纯铜好,硬度几乎提高一倍,适合制作工具和兵器。
铁的冶炼
到了春秋中后期,我国先民们在熟悉地掌握了块炼法炼铁后,又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了以高温液体还原法冶炼生铁的技术,这在冶金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人们也逐渐懂得了炼钢。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含碳量>2%,为生铁;含碳量<0.02%,为纯铁;含碳量在两者之间为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陶器与瓷器化学成分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3)生铁的碳含量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钢的碳含量。
(4)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可能是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科普阅读题 更新时间:2018-01-22 05:2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