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选自《孙子兵法》)
[乙]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注]①《军政》:上古兵书。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言不相闻(______)
(2)此用众之法也(______)
(3)公将鼓之(_______)
(4)一鼓作气(_______)
【小题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小题3】清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小题4】“鼓”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19 11:5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