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一)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

(1)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装置B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在一个密闭性良好的装置里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
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 + O
2 + 2CO
2 == 2K
2CO
3 + 2I
2乙:4KI + O
2 + 2H
2O == 4KOH + 2I
2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 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3]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实验结论)④ 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