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诗文阅读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夭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夭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三)虽有嘉肴

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1】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B.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这些表现出诗人穷困痛苦的生活状况。
C.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六月息者也 全石为底(《小石潭记》)
B. 正色邪   真无马邪(《马说》)
C. 不知善也 真不知马也(《马说》)
D. 鲲大     具答(《桃花源记》)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高者挂胃林梢 长: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者也 息:____________
(3)亦若则已矣   是:____________
(4)然后能自也   强:_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小题5】选文(二)中,鹏鸟、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小题6】选文(三)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6 10:4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