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2CH
4 ; ②3K
+ ; ③3O
; ④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硫酸铜溶液
;
②镁条在纯氧中燃烧
;
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
④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
;
(3)A、B二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烧杯中水温为1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B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B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B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