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境园中的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镜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______
②类乘空______
③无可言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前陈着 蹴尔与之
B.徒有先生也 中有足乐者
C.山川美   园丁划小舟拾
D.未复有能与奇者    余读书
【小题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
B.(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进行描绘。
C.(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
D.(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小题5】古诗文很讲究练字。“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31 04:03: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