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H2O(l) ==CO(g) + H2(g)ΔH ==+131.3KJ·mol—1
A:C + H2O ==CO + H2ΔH ==+131.3KJ·mol—1
B:C(s)+ H2O(g) ==CO(g) + H2(g)ΔH ==+10.94KJ·mol—1
D:C(s)+ H2O(g) ==CO(g) + H2(g)ΔH ==+131.3KJ·mol—1-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比较,读出pH.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____ (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____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____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