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汀驿①
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气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表明他什么思想?(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实验课上,茗茗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4cm,现在茗茗和墨墨两人分别用1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N。
材料: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政府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鄂尔泰采取“剿抚并用”、以剿为主的方针,在大规模用兵告一段落后,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妥善安置被革土司,慎重选任新设流官;解放奴仆,推行保甲制度;禁革各种旧制陋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等。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