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文】

云南的歌会(节选)

沈从文

      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②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乙文】

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

曹文轩

      ①近来读沈从文的文论,觉得他的一句话,为我们说出一句可概括他之文学艺术的最恰当的术语来:“我到北京城将近六十年,生命已濒于衰老迟暮,情绪却始终若停顿在一种婴儿状态中。”这“婴儿状态”四字逼真而传神,真是不错。

      ②婴儿状态是人的原生状态。它尚未被污浊的世俗所浸染。当一个婴儿用了他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他必定要省略掉复杂、丑陋、仇恨、恶毒、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而在目光里剩下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世界,这个世界十分的清明,充满温馨。沈从文写道,这是一个“安静和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有一副好脾气,好心肠,很少横眉怒对,剑拔弩张,绝无“一个个像乌眼鸡 ,恨不得你啄了我,我啄了你”的紧张与恐怖。

      ③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说道:“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他所写的故事,也多数是水边的故事。他说:“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柔性。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

      ④对这种情感的认定,自然会使沈从文放弃“热情的自炫”,而对一切采取“安详的注意”。他用了一种不焦躁、不张狂、不亢奋的目光去看那个世界——世界不再那么糟糕那么坏了。自然界如此幽静迷人,人世间也非充斥着恶声恶气,人们互助着,各自尽着一份人的情义。表现在语言上,沈从文去掉了喧嚣的词藻,去掉了色彩强烈的句子,只求“言语的亲切”。那些看来不用心修饰而却又是很考究的句子,以自然为最高修辞原则,以恬静之美为最高美学风范,构成了沈从文的叙事风格。

      ⑤说了“婴儿状态”与“柔情”的话题,一个疑问也便出现了:沈从文一生坎坷,常在贫困流浪之窘境中,且又不时被小人戏弄与中伤,……这世界呈现于他的分明是暴虐,是凶残,是种种令人所不齿的勾当,而他却何以总是处在婴儿状态之中,又何以将世界看得如此柔情动人?他的沉重呢?他的大悲与慨叹呢?

      ⑥沈从文也没得遗忘症,怎么能忘掉这一切?我们何以不能换一种思路去追究一下?我以为,他并非遗忘,而只是不说。沈从文将这世界看多了,便也变得心胸豁达,去尽了火气。他不再会大惊小怪了,他能用了冷静的目光看待一切了。他已完成了一个从婴儿状态过渡到成人状态,又过渡到婴儿状态的过程。

      ⑦对于他对柔情的偏爱,我们何不做这样的解释:世界既日益缺少这些,文学何不给人们创造这些?与其将文学当成杠杆、火炬、炸药去轰毁一个世界,倒不如将文学当成驿站、港湾、锚地去构筑一个世界。

      ⑧但,沈从文对我们目力所及的世界确实做了淡化处理。他省略掉或虚写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与痛苦,每写到这些地方都是轻描淡写地交代一下,一滑而过,从不滞留于这些地方,更不铺陈其事,做煽情的把戏。几年前,我曾对沈从文的门徒汪曾祺的小说做过概括:怒不写到怒不可遏,悲不写到悲不欲生,乐不写到乐不可支。我以为汪曾祺的意义,正在于他晓得了艺术。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4-18 09:00: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命运
        ①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②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破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③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④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⑤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⑥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⑦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⑧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眼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⑨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⑩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那可是头条新闻啊!” 
        ⑪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或许可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下去:“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⑫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⑬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⑭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⑮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⑯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