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
①外公拿起一块干毛巾____问我____丹丹____你淋湿了吗____没有哇____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____我说____
②医生转念间被贝贝的勇敢震撼了____在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____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____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____
③她找哇____找哇____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____
我们把底面是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正三角形中心的三棱锥称为正三棱锥、现有一正三棱锥P﹣ABC放置在平面 α上,已知它的底面边长为2,高h,边BC在平面上转动,若某个时刻它在平面α上的射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h的取值范围是( )
材料一: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确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海洋地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江苏沿岸主要养殖池塘和紫菜养殖区位置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海水高位养殖,是在海边滩涂或陆地上人工建造养殖池塘,然后将符合养殖标准的海水抽到池内进行养殖活动。紫菜养殖最宜区为潮流畅通,稍有风浪,位于小潮高潮线下的海区,底质以沙泥底为佳。
材料三:绿潮是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如浒苔)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也被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