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校九年级二班学完第二单元后,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如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山村的陈改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来自城市的张革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压岁钱一份至少上百。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环节三:共奔小康】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才能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07 12:0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社区开展“以优良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风建设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先生:当前,随着我国改革进程日益向纵深推进,人们思想意识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思想道德常常遭遇“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摔倒的老人能不能扶?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既引领了社会思潮,凝聚了社会共识,又有力抵制了各种错误思想。

人大代表李女士:家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出发点,家风是我们每个人人格品质的精神根基。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得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我们每个家庭营造好良好的家风做起。我们小学时学习过《朱德的扁担》,这不知丰富了多少中国人的童年。至今,我们追忆英雄,依然能从他们子孙后代身上看到他们昔日的影子。全国政协委员、从小在爷爷朱德身边生活的朱和平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终生的,“忠诚、厚道、勤奋、努力”八个字就是朱家的家风。爷爷的言传身教,使他耳濡目染,也造就了他甘于奉献和牺牲、坚韧执着的品质;铸就了他今天在中国军用电子技术,特别是雷达装备上的突出贡献。可见,一个好的家风令孩子受益终生。家风正则民风淳、国风清。

社区中学生小王:参加了今天的社区活动,我受益匪浅。原来政治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