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鸡的“智商”翻案

    在人们印象里,鸡是笨或蠢的代名词。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前不久,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机构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动物认知》(Animal Cognition)发表的文章:鸡的智力水平被无端低估,并被其他禽鸟种类遮掩了。

    文章认为,鸡有独特的个性,不仅会运用策略智取对手,还懂得自己在啄食顺序中的地位,进行相关的演绎推理——这是人类到7岁才逐渐形成的能力。

    洛丽·马里诺(Lori Marino),美国一个有关动物福利及研究项目的资深科学家说,在人们眼中,鸡的身上缺少其他“聪明”动物所具备的特点,其智力水平也比其他动物低。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对于“家鸡心理学”这个概念也比较陌生。

    科研人员拿刚刚孵出的雏鸡做了一次实验,结果和人类固有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原来,鸡对于数字有一定的认知。

    马里诺说,科研人员在刚出生5天的家鸡面前,放置两组不同数量的物品,当科研人员用两块隔板阻挡物品之后,家鸡还能成功找出哪块隔板后面的物品更多。科研人员推断,家鸡似乎进行了加减形式的简单算数。

    不仅如此,鸡还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如果鸡看到一个移动的小球,那在小球消失后,它还能记住其移动轨迹,而且,这一记忆能够维持180秒钟;如果将小球的位移遮挡住,它依然能记住其移动轨迹,时长为1分钟。在类似条件下,这一能力表现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不相上下。

    更为重要的是,马里诺发现,鸡有“自我意识”。比如,鸡在争取更好的食物奖赏时,会保持自制力。而且,还能自我评估自己在啄食顺序中的地位。这两个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这一点也体现在鸡的沟通方式上。马里诺说,鸡的沟通方式相当复杂,包括了一系列不同的视觉展示,和至少24种不同的鸣叫。这涉及呼唤、展示和啼叫等传递信息的信号。例如,当有危险时,它们以此发出警报。这种能力需要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以及领悟其他动物意图的能力,这也是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高智商、群居动物所具备的能力。

    此外,鸡能够“感受”一系列复杂的消极和积极的情绪,这包括恐惧、期待和焦虑。相应地,它们能够根据情况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马里诺研究发现,鸡还是一位多情的“移情者”。不仅单个小鸡有鲜明的个性,母鸡们也会表现出一系列单独的母性特质,并似乎会影响到小鸡的行为,这种行为被称为情绪传染。

    形象地说,即家鸡们能够做到互相欺骗,互相观察,乃至互相学习。

    马里诺说,未来,科研人员还将就家鸡的心理和行为提出更多问题,带来更准确、更丰富的数据,并让人类更加真实地了解家鸡究竟是怎样一种动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05 09:2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递。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巨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夏人既称臣,而并边种落数侵耕为患。庞籍守并州,欲筑堡备之,育谓:“要契未明而亟城,则羌人必争,争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骁将郭恩,而太原将佐皆得罪去。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遏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晚年在西台,与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遗事至数百篇。体素羸,少时力学,得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饵之,大醉,一夕而愈。后数发,每发数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五十》,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