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

(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07 04:3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答:(1)利波塞最早发现了望远镜的奥秘,但他没有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伽利略不但具有好奇心,更具有探究精神,最终制造出望远镜,说明在科学上要取得一些成就,必须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和毅力等大.

(2)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做物镜,凹透镜做目镜,教材中提到的望远镜用两个凸透镜,或用凹面镜做物镜.

同类题4

氮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已知4CO(g)+2NO2(g)⇌4CO2(g)+N2(g)△H=﹣1 200kJ•mol﹣1

对于该反应,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已知温度T2>T1)下列图象如图1正确的是____ (填代号).

②已知CO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H=﹣Q kJ•mol﹣1 820℃时,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若甲中CO的转化率为4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9 ;乙容器吸收的热量为____ 

0.10mol H2O

0.20mol H2

0.10mol CO

0.20mol CO2

(2)氨水常用作沉淀剂,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KspAl(OH)3=1.1×10﹣3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生成的沉淀是____ (填化学式).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 (g)=N2O4 (l)△H=﹣19.5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H=﹣534.2kJ•mol﹣1

写出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4)纯的叠氮酸(HN3)是无色液体,常用做引爆剂,常温下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2mol•L﹣1HN3的溶液,滴加过程中的pH值的变化曲线(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如图2.

①根据图象写出HN3的电离方程式: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序号)

A.若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HN3溶液来测定HN3的浓度时应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常温下,向0.2mol•L﹣1HN3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则 cN3-cOHcHN3不变

C.分别中和pH均为4的HN3溶液和HCl溶液,消耗0.1mol•L﹣1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D.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如下关系:2c(H+)+c(HN3)=c(N3)+2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