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科技改变命运,也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
材料三: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243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推动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观察分析材料三中图片,图一、图二的动力机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的表格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2-23 05:5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3)蒸汽机,内燃机。
(4)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的爆发。

同类题2

2015年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

1935年10月12日,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8~11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牵制了日军主力。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5月8日,二战中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二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

《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摘编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