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的“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然?岂其然乎?
A:曰:“是鲁孔丘与?”对曰:“然”
B:夫子怃然曰
C: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____ 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____ .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____ .
1949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一年。以下场景我们在1949年可以看到( )
材料一:“要军阀绝种,便要打败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败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摘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其中一位同学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形.你认为他的作法的理由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