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定红光的波长。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1亮条纹,其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mm。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5亮条纹的中心对齐,读出示数,并计算第5亮条纹与第1亮条纹的中心线间距离为Δx。由此可得该红光的波长表达式为_______(用字母表达)。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同学们在实验中,都将砂和小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通过改变小桶中砂的质量改变拉力。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

①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低压交流电源   
B.秒表   
C.天平(含砝码)   
D.刻度尺
②下列实验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每次实验,都要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平衡摩擦力时,将悬挂小桶的细线系在小车上
D.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后面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③图乙是某同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A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字母表达)。

④图丙是小刚和小芳两位同学在保证小车质量一定时,分别以砂和小桶的总重力mg为横坐标,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利用各自实验数据作出的amg图像。
a.由小刚的图像,可以得到实验结论:_________。
b.小芳与小刚的图像有较大差异,既不过原点,又发生了弯曲,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图像不过原点,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B.图像不过原点,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图像发生弯曲,可能是砂和小桶的质量过大
D.图像发生弯曲,可能是小车的质量过大

⑤正确平衡摩擦力后,小组中一位同学保持砂和小桶总重力mg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质量,进行实验并得到实验数据。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出M关系图像,示意图如图丁所示,发现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设为b)。该同学进行思考后预测:若将砂和小桶总重力换成另一定值(mmg,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再作出M图像。两次图像的斜率不同,但截距相同均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请通过推导说明该同学的预测是正确的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17-05-19 12: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