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至今仍公认为化学原理的是( )
A:1803 年道尔顿提出的“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特征”
B:1808 年盖•吕萨克提出的“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C:1811 年贝来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显不同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形成化合物“
D:1887 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晓敏同学剪下了一截带叶的树枝,并用天平测得这截树枝的质量为600g,然后晓敏将这截树枝放在太阳下暴晒一段时间后,又用天平测得树枝的质量为500g,该现象会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宽度均为d的磁场区域I、Ⅱ,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区域I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两磁场区域间距为d.斜面上有一矩形导体框,其质量为m,电阻为R,导体框ab、cd边长为l,bc、ad边长为 32 d.刚开始时,导体框cd边与磁场区域I的上边界重合;t=0时刻,静止释放导体框;t1时刻ab边恰进入磁场区域Ⅱ,框中电流为I1;随即平行斜面垂直于cd边对导体框施加力,使框中电流均匀增加,到t2时刻框中电流为I2.此时,ab边未出磁场区域Ⅱ,框中电流如图乙所示.求: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Ⅰ)若m=1,求不等式f(x)≥0的解集;
(Ⅱ)若方程f(x)=x有三个实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