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牛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3-15 01: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3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GDP增速(%)

服务业增值占GDP比重(%)

能源消耗强度降幅(%)

消费对GDP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

2011年

9.3

43.0

2.0

51.6

51.00

2012年

7.7

44.7

3.6

51.8

52.20

2013年

7.7

46.1

3.7

50

51.70

2014年

7.4

46.8

3.9

54.4

52.30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 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③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初步探索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的新路子。开展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重点查处电子商务领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建立了一整套长效化服务企业机制,省财政设立了3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获得财政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鼓励80后、90后青年创客创业,发展服务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和资源开放化的“众创空间”。创客小镇、梦想小镇、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等创业社区纷纷涌现。在杭州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首批就有48家企业、800多名创业者入驻,未来将吸引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金融支持总额超过3000亿元。

材料三: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