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的《忆昔》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请回答:
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4,﹣10,10.
(1)填空:AB 等于多少,BC等于多少;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