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

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5 07:5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沙子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根的呼吸作用,提高根的吸收能力。降低水位既可快速提高白天稻田温度,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又可快速降低夜晚稻田水温,减弱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短暂的缺水期,能杀死稻田寄生虫及其它小动物,其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被根吸收,为水稻提供丰富的元素,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