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1958年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办起了公共食堂,并予以提倡。11月10日社论指出,“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据10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共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已达到70%—90%。此外,在收回自留地的同时,集市贸易也被取消。
——高王凌《大梦初觉——大跃进和农民行业》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情况真实吗?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什么风气?这一风气的形成有何危害?
(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失误?其失误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一失误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反思历史现象,我们要从中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9 05:5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浮夸风;
(2)不真实;大跃进时期;共产风、浮夸风;破坏农业生产,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后果:挫伤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
(4)要实事求是,不要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子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