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所示,此器皿是我国古人发明的,叫作欹器(欹qi,奇+欠=歪斜面后张口吐),又常被称做歌器.它是一种计时器,类似沙漏.设计奇特:有双耳可穿绳悬挂,底厚面收尖,利于盛满大量的水时而倾倒.其上放置匀速滴水,则形成周期性自动滴入水、倾倒水、空瓶立正,循环往复.

关于“欹器”的最早的有关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一书.记载如下:“孔子观于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日:此为何器?守庙者日:此盖为宥(同“右”)坐之器.孔子日: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复.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复,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面而不复者哉!”(注解:满则复的“复”同“覆”,即倾倒.)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16 05:0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