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2013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6周年的日子。2012年,河北唐山连续两次发生的地震引起人们的强烈关切。为此,专家根据1976年至今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目前唐山地区地质活动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大地震。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源、震级等。
若函数fx=-a·2x与fx=4x+a+1的图象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世纪中叶,俄国和日本国内都出现了危机。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材料一: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请回答: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②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③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2)同一时期的美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最终使用什么方式解决的?(3)以上问题涉及到的俄、美、日三个国家的革命或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怎样的历史发展需要?
①红军长征是迫于敌人势力过于强大而实施的战略转移
②1934年,长征从井冈山根据地出发,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地区会师结束
③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