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 84g·mL―1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取浓硫酸时,如果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得到的稀硫酸浓度偏低

B: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烧杯

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D:稀释浓硫酸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24 01:02: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3

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 ”者 ,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三:明清江南市镇的起源,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摘编自《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