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的春季新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5937所中小学的55837个班级,成为中小学生每日诵读和举办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辅助资料。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和一线中小学教师历时两年编写而成,于2016年12月正式出版。编写的目的在于通过让中小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解析中华传统价值观主题、体味传统节日等方式,来启蒙、开智、立德。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成果,以养成以人文底蕴为核心的文化基础,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基础、更高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人。
材料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月7日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16岁上海女生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成为诗词大会本季冠军。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大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之于国家与民族的意义和分量,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