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末期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有一句在中国两千年封建史上被历朝历代抑兼并思想家反复引用的话可以说明,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对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封建中央政权软弱是造成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C:土地兼并严重时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和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会突出起来
D:均田制是根本解决土地兼并现象的良策
世界各国人同心协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努力,体现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因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 )
①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②减少洪水易发区的人口;
③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⑤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⑥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