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1)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国家采取的哪一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党和国家在B阶段采取的哪一举措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从而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进入D阶段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期?这时期开始的党对农村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4)“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正是为实现21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而努力。请问这目标又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8-16 05:57: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A 阶段土地改革。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国的温饱问题。
(4)全面小康社会

同类题3

阅读材料:

做功和能置

做功在物理学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人推车时对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车在力的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学才认为是人对车做了功.人用的力越大,移动的距离越长,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人做的功就越多.

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做功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你从地面上提起水桶时,水桶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你对水桶做了功.如果手提着水桶站着不动,虽然你用了力,但是水桶没有移动距离,你只是费了力气,没有对水桶做功,这叫“劳而无功”.这里,手提着水桶站着不动和将水桶挂在钓子上没什么两样.

做功是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仅人能做功,运动的物体也能做功.从斜面上滚下的钢球撞在木块上,能将木块推动一段距离;飞行的子弹能打穿物体,都是由于钢球和子弹克服阻力做了功的结果.

举高的物体也能做功.气锤从高处落下,能把木桩打入地下;高空落下的冰雹,由于做功而砸坏了地上的农作物.

形状变化的弹簧也能做功,钟表里被旋紧的发条慢慢地放松,带动指针嘀嘀哈哈走个不停.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是它具有能量.能量大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大.风具有能量,人们就安装风车,利用风力做功.长江、黄河的水急流直下,蕴藏着很大的能量,人们筑起拦河坝,安上水轮机,让从高处落下的水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摘自《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