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A young father was visiting an old neighbor. They were standing in the old man’s garden, and talking about children. The young man said,“How strict should parents be with their children?”
   The old man pointed to(指着)a string (细绳) between a big strong tree and a thin young one.
  “Please untie (解开) that string.” said the old man. “But first pull the string tight so that(以便于)the young tree is straight again.” The young man did so. He untied the string and only found that the young tree bent(弯)over to one side.
  Then the old man said,“There, it is the same with children. You must be strict with them. But sometimes you must untie the string to see how they are getting on. If they are not yet able to stand alone,you must tie the string tight again. But when you find that they are ready to stand alone,you can take the string away.”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7:0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计算机模拟逃生

      俗话说,人的行为是最无法预料的。如今这一说法受到了模拟群体恐慌的计算机模型的挑战。群体恐慌现象导致无数人在火灾或人群中拥挤中丧生。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可以用方程式表示。这一计算机模型就可以估计出从建筑物里疏散人群要用多长时间,以及有多少人可能被困或丧生在建筑物内。这一复杂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因子取自工程手册、有关人群灾难的统计数据和录象资料等。与正常情况相比,处于恐慌中的人群移动起来要快很多。于是人群挤成一堆,互相推搡,导致出口堵塞。接着跌倒或受伤的人阻碍了人群的移动,使得人群更为恐慌。在这个时候,人群变的和兽群一样,大家为了求生向前冲,却忽视了其他的出口,因此常常带来悲惨的结果。

      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学和厄特沃什大学以及德国得累斯顿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运用一个模拟足球场观众席上逃亡人群的程序。这个包括200人的人群试图通过一个1米宽的出口逃生。他们发现,不安的人群在出口周围挤成了弧形。当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增大时,弧形会逐渐压紧,导致那些被挤入出口的人纷纷倒地,从而进一步阻碍人群的疏散。这些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欲速则不达效应”。他们说:“在发生火灾时这种情况尤其让人觉得可悲,人们慌乱逃生反而会减少自己的生存机会。”他们建议说,除了确保建筑物有足够多宽敞的出口以便快速疏散人员之外,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还应该在出口前设置不对称的圆柱,来防止人群形成危险的弧形。建筑设计师应该保证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开阔的地方。这样的开阔处会使人流速度降低大约15,因为人们到达开阔地带时总会设法挤到他人的前面去,而当走廊重新变窄时,就会导致危险的拥挤。

      对于处在恐慌人群中的人员,研究人员建议说,把个人主义和群体本能结合起来是逃生的最佳方法﹣﹣一方面留心最近的出口,同时注意观察其他人是否也找到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