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至则无可用(到达) 庞然大物也(巨大)
B:稍出近之(渐渐) 虎大骇(害怕)
C:以为且噬己也(将) 益狎(更加)
D:技止此耳(只,不过) 乃去(于是)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 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下图示意全球某日昼夜长短分布情况图,纵坐标表示昼长,折线表示昼长随纬度而变化状况,分析并判断这天是北半球的( )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