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
B: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C:在0~25 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C是电容器,闭合开关S,待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断开开关S,LC电路中将产生电磁振荡.如果规定电感L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为正,断开开关时刻为t=0,那么图中哪个图能正确表示电感线圈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的现象.提出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 ____.
③ ____
【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实验探究】
取含0.005mol Br2的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再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固体质量为1.88g.
【解释与结论】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0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____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____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2a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____反应.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____.理由是 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 ____ .
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 ____.理由是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