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计

工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解放前

最高年

100

17.8

6.6

——

7.7

13.5

10.5

6.4

11.4

24.4

0.4

1.6

1951年

100

31.6

6.2

1.6

13.9

11.9

7.8

5.1

16.5

2.8

0.1

2.5

1952年

100

34.8

6.9

1.1

13.0

16.5

7.1

5.0

11.5

2.0

0.2

1.9

1953年

100

37.7

6.1

1.2

13.7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年

100

37.0

7.7

1.4

11.1

26.0

4.4

6.5

2.7

1.9

0.7

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5 09:0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示例一:特征: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探讨: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国家需要大批专业化的工科技术人员,因而高等院校中1952年后工科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

示例二: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因而此时期为落实“全民教育”的方针,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