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θ角,如图所示,已知甲船恰能垂直到达河正对岸的A点,乙船到达河对岸的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先到达对岸
B:若仅是河水流速v0增大,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
C:不论河水流速v0如何改变,只要适当改变θ角,甲船总能到达正对岸的A点
D:若仅是河水流速v0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L
下列引文可以作为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的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长安城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 110 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位于北部正中的是宫城,为皇帝和皇族所居;宫城南面是皇城,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宫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朝的长安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是古代罗马城的7倍……
据材料,结合唐代社会历史,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材料中唐都长安城市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以及商业发展概况,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理由。